阅读历史 |

分卷阅读341(1 / 2)

加入书签

个女子,其如此张扬之举,是否又于礼不合?

正在沸沸扬扬间,一篇《讨燕贼檄》突然横空出世!

檄文中先是历数燕王的种种罪行——

既为人臣,却不思事君报国,反倒心有反意,妄图谋逆,是为不忠。

既为宗亲,却不恤无辜黎庶,反倒挑起兵祸,乱及天下,是为不仁。

既为手足,却不知孝悌友爱,反倒背后构陷,诬王清名,是为不义。

如此不忠不仁不义之徒,竟然还敢高呼“蒙冤”二字,真是滑天下之大稽!

至于其子,更是不辨忠奸不明是非不知孝道的可笑之徒。圣人曾有云,“小棰则待过,大杖则逃走”,若父母犯错,子女却一味顺从狡饰,岂非陷父母于不义之中?!

偏偏这样简单平常的道理,她一个后宅女子都懂,燕王次子和一众反贼却不懂,反倒砌词狡辩。可见其若非心性愚蠢,那就是有意颠倒黑白,若不除此贼,当不足以平民愤、定社稷、正乾坤!

——短短一篇檄文,不过数百字,却是字字如刀,句句似剑,读来直如山岳震动,竟有摧心裂胆之感。

据说燕王次子看完此文后,当场大呼,“此女害煞我也!”,又悬赏百金,不取摄政王,反倒取王妃程氏项上人头。

清泉居士自此名震天下,不知多少名士大儒看过她所著的这篇檄文后拍案叫绝,更有人赞其为“千古第一檄”!

此檄传行天下后,当天晚上,平蛮将军叶承允就在定州大败叛军,其后一鼓作气,连战连胜,不出十天,便荡平贼党,斩杀贼首。

自此这场叛乱终于平息,京中那些参与谋逆的人家也都或行刑,或流放,或发卖,尘埃落定。

此时,城西一座三进的小院儿外,正停着一辆清油马车。

车帘垂落下来,将车内之景遮得严严实实,只见车内坐着一个容色灵秀的美貌少妇,肚腹隆起,另一人虽然同样也是孕妇,却作少女打扮。

这二人正是玉姝和明珠,玉姝道:

“令堂被发卖那日,我一早儿就打发人买下来了,就安置在此处,令弟因并未问罪,我也一并教人送到了这里,如今这里伺候的几房家人都是当日你身边得用的,”说着,把一叠书契递给明珠:

“这些都是他们的身契和此处的房契地契,珠姐姐,你拿着,好生收起来罢。”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关于哥哥为什么不上线的问题,其实这个情节是我一开始就定好的

明珠需要自我的涅槃重生,而非任何一个人的拯救

这段情节我真的很满意【虽然订阅真的很惨淡doge

今天这章也写得很畅快,想超大声bb——

谁说女子不如男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